純凈水設備在運行過程中,若出現產水異常(如水量減少、水質不達標、出水帶異味等),需及時排查原因并針對性處理,避免影響用水安全與生產進度。以下是常見的排查與解決思路:
先排查原水與預處理環節
原水水質波動或預處理失效是產水異常的常見原因:
檢查原水狀態:確認原水是否出現濁度升高、異味、壓力驟變等情況。若原水受外界污染(如管道破裂混入雜質),需先暫停設備運行,待原水恢復正常后再啟動;若原水壓力不穩定,可通過穩壓裝置調節,避免因進水壓力波動影響過濾效果。
檢查預處理部件:查看預處理濾芯(如 PP 棉、活性炭)是否堵塞或到期。濾芯堵塞會導致進水流量減少,進而影響產水量;活性炭失效可能使水中余氯、異味物質進入后續系統,導致產水有異味。此時需及時更換對應濾芯,恢復預處理效果。
檢查核心過濾單元的運行狀態
核心過濾部件(如反滲透膜、超濾膜)的性能衰減或污染,會直接導致產水異常:
膜元件污染或堵塞:若產水量減少且進出水壓力差增大,可能是膜表面被懸浮物、有機物等污染,或膜孔被堵塞。可先嘗試按規范進行沖洗或化學清洗,去除膜表面污染物;若清洗后仍無改善,需檢查膜元件是否破損,必要時更換新膜。
膜組件安裝問題:若產水水質突然下降(如電導率升高),可能是膜組件密封失效、端蓋松動導致原水與產水混合。需停機檢查膜殼密封件、連接件是否完好,重新緊固或更換密封部件。
排查輔助系統與參數設置
設備輔助部件故障或參數設置不當,也可能引發產水異常:
泵體與閥門問題:給水泵、高壓泵運行異常(如流量不足、壓力不夠)會導致進水不穩定,需檢查泵體是否堵塞、葉輪是否磨損,必要時維修或更換;閥門開關不到位、內漏會使水流短路,影響過濾流程,需手動調試閥門狀態,確保其按設定程序運行。
運行參數偏差:查看設備控制面板上的壓力、流量、溫度等參數是否在正常范圍。例如,溫度過低會降低膜的透過性,導致產水量減少;壓力過高可能加速膜污染。需根據設備說明書調整參數至適宜區間。
關注設備維護與環境因素
長期維護不當或環境異常也可能間接影響產水:
維護周期超標:若長期未更換濾芯、未清洗膜元件,或未定期消毒儲水箱,可能導致污染物累積,引發產水異常。需嚴格按照維護手冊執行保養操作,如定期消毒、更換耗材。
環境條件影響:設備運行環境溫度過低可能導致管路結露或凍裂,濕度過高可能使電氣元件受潮失靈。需保持設備運行環境干燥、通風,冬季做好防凍措施,避免環境因素干擾設備運行。
當純凈水設備出現產水異常時,應遵循 “從源頭到終端、從簡單到復雜” 的排查原則:先檢查原水與預處理,再逐步排查核心部件、輔助系統及維護情況。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,既能快速恢復設備正常運行,也能避免小故障演變成大問題,保障產水的穩定性與安全性。